近日,支付行业又被一则重磅消息搅得沸沸扬扬。曾独揽西北互联网支付牌照的新疆闰物支付服务有限公司,因一纸法院裁定再度成为行业焦点。2025年5月,上海闵行区人民法院经过多轮财产核查以及强制执行程序后,正式确认该公司名下已没有任何可执行资产。曾经风光无限的支付企业,如今彻底跌落神坛。
让我们把时间拨回到2011年6月,在乌鲁木齐市,新疆润物网络有限公司带着1亿元的注册资本应运而生。公司成立之初,就将目光精准地锁定在第三方支付领域。经过不懈努力,2012年,该公司凭借自身实力成功获得中国人民银行颁发的《支付业务许可证》,成为西北五省拥有互联网支付牌照的机构。
彼时,其核心产品“瑞宝支付”平台实现了全国覆盖,业务版图广泛,不仅涉足跨境电商领域,还为农业数字化服务贡献力量。此外,公司还推出了“丝路宝”跨境电商平台以及“e聚农宝”农业产业链服务平台,试图以支付服务为纽带,激活区域经济活力。
命运的转折总是突如其来。2021年4月,公司股权结构发生重大调整,原控股股东新疆瑞联软件有限公司退出,上海予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实现全资控股,公司的实际控制权就此易主。尽管在2024年8月,公司更名为“新疆闰物支付服务有限公司”,还设立广州分公司试图拓展业务版图,但这些举措并未能挽救其经营颓势。
自2024年起,新疆闰物支付服务有限公司深陷劳动争议纠纷的泥潭,多起案件均以败诉告终。本文开篇提到的法院公告,正是源于这些败诉案件。公司败诉后却拒不履行付款义务,员工无奈之下只能申请强制执行。但法院经过穷尽调查手段后,发现其名下已无财产可供执行。
更让人担忧的是,上月新疆闰物还因民间借贷纠纷被华銮科技集团(福建)有限公司告上法庭。具体缘由和涉及金额目前尚不明朗,但这无疑会让公司的经营危机进一步加剧。
虽然新疆闰物官网披露的数据显示,去年其风险事件数为零,客户投诉量也仅有6件,但企查查和天眼查的数据却揭示了另一番令人忧心的景象:2023年,该公司员工数量已锐减至9人。这一系列数据背后,真实地展现了新疆闰物支付服务有限公司从辉煌走向衰落的过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