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os行业资讯

支付新规来袭:POS机代理商先备案后展业?

来源: 随行付官网 发布时间:2025-07-09

近日,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发布了两项重要的支付行业规范——《收单外包服务机构备案管理规范》(以下简称《备案规范》)和《收单外包服务评价管理规范》(以下简称《评价规范》)。这两项规范自发布之日起正式施行,标志着支付外包服务市场进入了更加严格的监管时代。各代理商、2.0包盘商和大机构商需要特别关注这些新规,以确保业务的合规性。

一、新规背景与适用范围

《备案规范》和《评价规范》旨在加强对收单外包服务机构的管理,规范其展业行为,推动支付服务市场的健康发展。收单外包服务机构是指经市场监管机构或有关机关批准成立的,接受收单机构委托、承办收单非核心业务并提供相应服务的机构。其业务类型包括特约商户推荐、受理标识张贴、特约商户维护、聚合支付技术服务等。

二、《备案规范》的核心内容

“先备案后展业”原则

新规要求外包机构必须先完成备案,才能开展相关业务,确保外包服务的合规性和有序性。

信息报送与数据分析

外包机构需定期报送关键业务数据,以便监管部门通过信息报送与数据分析,了解外包机构的展业情况和行业整体状况。

备案条件与材料

《备案规范》明确了外包机构的备案条件、备案信息及证明材料,并细化了“聚合支付技术服务”等机构的附加备案要求。

数据安全管理

对于提供聚合支付技术服务的机构,新规要求其遵守及监管部门关于数据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,与持牌机构共同界定清晰的数据安全管理责任边界,确保数据处理活动的合法性、合规性和安全性。同时,这类机构应构建独立安全的技术架构,具备符合规定及行业标准的业务系统。

4afd1a8b-0b22-4be0-a37c-13e1847cfd20.png

风险防范措施

新规强调,外包机构应建立完善的数据加密机制,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传输,防止数据在传输过程中被窃取或篡改。同时,应建立严格的访问权限管理机制,并实施数据全生命周期的监测管理。

三、《评价规范》的核心内容

风险类型与等级划分

《评价规范》明确了外包机构的风险类型、等级、信息共享及黑名单管理标准。列示了30种风险行为,包括违规经营被行政处罚、参与洗钱或欺诈活动、从事商户资金结算、伪造商户交易信息等。

风险等级划分

根据违法违规行为的性质和危害程度,风险等级被划分为三级,明确了黑名单管理标准和风险信息共享要求。

评价结果公示与合作限制

外包机构近三年的评价结果将向社会公示,供收单机构在开展业务合作时参考。评价结果不合格的外包机构,合作收单机构应在20个工作日内有序终止合作,不得新增支付外包业务合作或拓展服务地域范围,其他收单机构也不得与之建立新的业务合作关系。

风险信息报送与处理

持牌机构和外包机构在合作前应查询外包机构是否存在风险信息,并审慎选择合作对象。如发现外包机构存在风险行为,应在5个工作日内报送风险信息,并根据风险等级采取相应风险控制措施,同时在10个工作日内将处理结果反馈给协会。

四、新规对行业的影响

中国支付清算协会表示,下一步将严格落实两项规范要求,加强收单外包服务的全链条全流程管理,推动持牌机构切实履行收单业务管理主体责任,及时、全量登记并更新合作外包机构信息。通过加快违法违规外包机构的市场退出,促进支付外包服务市场的优胜劣汰,推动支付服务市场的规范稳健发展。


上一篇:没有了

下一篇:6·26国际禁毒日:禁毒知识全攻略,守护生命与健康

30s自助预约,免费领取POS机